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

点击数:400 | 发布时间:2025-02-20 | 来源:www.huianyong.com

    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听到要点,就立刻清醒了?要点就是学习的重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要点吗?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 篇一


    有机物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部分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具备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溶剂,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又能溶解很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医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比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升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2.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 篇二


    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况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况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区别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况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需要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况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离子方程式:用实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只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种类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种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办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不是相等

    3.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 篇三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根据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怎么样精准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方: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字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备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水平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一样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4.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 篇四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原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渐渐增多

    原子半径——→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渐渐减弱

    氧化性——→渐渐增强,还原性——→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渐渐增强,碱性——→渐渐减弱

    5.高三化学要点必学二 篇五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①原子组成:

    原子核中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组成质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水平==水平数

    ②原子表示办法:

    A:水平数

    Z:质子数

    N:中子数

    A=Z+N

    决定元素类型的原因是质子数多少,确定了质子数就能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一样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和37Cl

    ④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

    带正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带负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